燃点》不燃:时代变了,“创业者”只是一种职业

2019-01-20
271

全天候科技

2019-1-14 · 全天候科技是一家原创科技新媒体,致力于为用户提供专业、快速、完整的科技商业资讯,帮助投资者理解科技全天候科技

拥有自己独立的站点https://www.awtmt.com

创业寒冬,一部关于创业的纪录片《燃点》也没能“燃”起来。

这部被称作“移动互联网创业史”的电影于1月13日在院线上映,但在竞争激烈的贺岁档期中,它没有受到院线青睐,排片量稀少。上映一周后,票房仅达到400多万元人民币。目前已有影院将该片下线,相信很快将被下一波上新的影片替换。

“我们是裸发,只有互联网圈子的人在为我们呼喊,这个结果是很正常的。”《燃点》导演关琇对全天候科技感叹,她认为所幸就在互联网创业领域去引发关注和共鸣。

然而,《燃点》片方没有想到的是,最近发生在主人公身上的一系列危机,让大众对影片传递的价值观产生了深深的质疑。

2018年底,戴威的ofo深陷资金链危机,上千万用户数十亿元押金难退。大量用户涌向北京海淀区的互联网大厦,在ofo总部排队退押金,这一度成为社会新闻焦点。同时,罗永浩的锤子科技也深陷资金链危机,供应商上门讨债、大幅裁员等负面消息不断,包括CTO在内的创始团队系数离开。老罗一如既往在微博上回怼每一篇相关报道,但他的话已经很难令外界信服。

同样在2018年,许单单的拉钩网,被爆“盈利前景不明朗、员工离职,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的拉勾网前景堪忧。”

即使是影片中涉及到的上市公司,2018年也并非一帆风顺。孙海涛的51信用卡,去年7月于香港上市,截至1月18日收盘,股价报4.6港元,较上市后的高点堪称“腰斩”。傅盛的猎豹移动在2018年底被曝涉嫌广告欺诈,引发股价一度暴跌超30%。

“这是一部拍谁谁死的电影。”在1月16日快如新品发布会上,久未露面的罗永浩公开调侃了一下《燃点》这部电影。


罗永浩在《燃点》海报,主题包括”不被嘲笑的梦想“等。

与两年前不同的是,罗永浩身边的锤粉们不再对他一味包容,甚至逐渐离他而去。

在豆瓣和知乎上,“一锅毒鸡汤”、“鸡血”成为《燃点》留给观众的印象。一位豆瓣网友直接提到,“一想到我在ofo退押金系统中排在10万位开外,我就很难再抱着一个平常心看下去。”

出品方希望把电影包装成一部创业“鸡汤”,认为即使罗永浩、戴威现阶段已经四面楚歌,席读创始人安传东试图走向上层社会的想法多次折戟,但他们依然代表着创业的热血和燃点,值得被铭记。

经纬创投是这部电影的最早发起方,在联合制片人中,有诸多经纬的工作人员。经纬创投创始管理合伙人张颖一直在为这部电影站台,“电影给那些还在想象创业的人一记耳光,但那些抽不醒的他们,才是真正的勇者。”

过去几年,跟风式创业和资本的疯狂令创业、投资在中国陷入无序状态,资源被过度浪费,大批不合格的企业和投资者在被淘汰。最终,真正的出钱人LP、企业的普通员工甚至这个社会成为“买单侠”。

经历了2018这个资本寒冬的洗礼后,太多人已经咽不下《燃点》这碗鸡汤。电影团队看到的创业是一群人为梦想的坚持和狂欢,而大众看到的是疯狂过后,无法收场的尴尬。这个错位让这部电影处境尴尬。


初心、争议、矛盾

2018年3月,《燃点》拍到一半时,预告片曾在美国西南偏南电影节发布,集中做过一轮宣传。

经纬创投官方微信号也发布过一篇文章,把影片称为“一部移动互联网的历史。”文章称, “他们纵身跃出舒适区,打破旧有常规,推动社会前进,并先于所有人迎接未来。这些创业者改造着一个个产业,也改变着中国。他们站在一起,就是当下中国创业史的**记录。”

但导演关琇拒绝被贴上标签。“我最早入行做的是东方时空,这些年做纪录片一如既往保持旁观者视角,我不喜欢打鸡血,我也完全不文艺,不喜欢唧唧歪歪的东西。我也不懂、不会贩卖成功学。”

但不少创业者在看完影片后,无异于喝下一碗鸡汤,他们从影片中14位创业者身上或多或少地找到了自己的影子。

关琇看到很多创业者看完后流下了眼泪。一位在创业妈妈的带着女儿到了现场,她提到,现在创业根本顾不上陪女儿,觉得很对不起她,希望多年后女儿看到这部电影,可以了解到妈妈这些年是怎样奋斗的。

经纬创投在为《燃点》做宣传时,也称“正在创业的人该看《燃点》,因为你会产生共情,想要创业的人该看《燃点》,因为你算上了堂课。”

寒冬中,这部电影甚至成为很多创业者提升士气的契机,诸多企业包场观看后,打出了“坚定梦想”的旗号,合影留念,发布在社交网站上。

而另一方面,也有不少人观影后感觉味同嚼蜡,更多人看到的是创业失败者在大荧幕上讲解成功学;所以他们调侃这是“毒鸡汤”。

就如同对片名的疑问,电影团队一致把片名定位《燃点》,寓意是点燃自己,不论成功失败,每个人身上都有“燃点”。而一位曾经的锤粉却黯然表示,“为了生这堆火,众多投资方源源不断为锤子提供薪柴,又很快被消耗殆尽。影片中坐在总统套房里搞设计的老罗不会明白。”甚至有观众调侃,也许把片名改为《烧钱》反而能大卖。

在影评人桃花岛主看来,《燃点》影片却不可避免地落入了俗套。影片中,创业者既是踌躇满志,又不时表现出脆弱,罗永浩提到曾经想到自杀,“脆弱”只是必经之路,但真正体现在商业模式的漏洞,以及公司本质的问题时,都很自然地略过了,“电影片很像创业者的一场集体自嗨。”

电影海报中,罗永浩和戴威被放在显眼的位置。但在电影中,戴威的部分已经被极大地删减,老罗也不是**主角。

关琇提到,影片前期拍摄了很多素材,光剪辑就花费了一年多时间,也曾制作了多个版本。但到上映时,草根出身的安传东却是其中表现最全面的一个人物。

关琇和团队无法预知创业者的走向,出品方在最后成片时却有所侧重。戴威的部分被删减,成为“精英创业者”的一个典型,更像是安传东的一个对照。

连续创业者安传东是在最后阶段进入到拍摄名单中。“我们发现列出的都是有一定知名度的创业者,很多已经成为企业家,所以希望找一个草根创业者,丰富整体的影片。”关琇提到。

安传东在《燃点》中经历创业失败

安传东被视为草根创业者的代表。电影里,安传东称,对于自己这样一个从七、八线农村来到一线城市的年轻人来说,面对着戴威们,“考试考不过,情商又不行,那你混什么”,只有通过创业来证明自己。

但他先后三次创业都失败了,又在投资人的鼓励下重新开始。

然而,在很多人佩服安传东不断坚持的同时,也有投资人公开表达了反对意见。高特佳投资人范大龙就很不客气地评价说,“安传东根本没想明白自己在干什么,就想靠创业打破阶层?这并不励志。”荔枝FM创始人赖一龙也在观影后提到,“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创业,硬上可能会走上歪门邪道。”


“创业者是最难拍的一群人”

关琇和她的团队最终没有捕捉到老罗和戴威跌落神坛的一幕。影片有很多遗憾,这是其中之一。

2017年9月份,ofo在筹备新一轮额融资,戴威中止了拍摄。“找不到人了,只好放弃原来的拍摄计划。”关琇提到,之后在2018年,ofo逐渐受到外界质疑,他们再联系戴威补采时,完全没有了下文。

“作为纪录片导演,我很想拍到那些场面,但是作为他们的朋友,也于心不忍。”关琇说。

最初选择拍摄对象时,关琇听取了经纬创投等投资机构的意见,列出了很多当时知名的创业者,但她挑选的核心标准是“必须有故事、有代表性”。

“选老罗是因为他的独特和复杂,关注度也很高,”关琇称,“选戴威是因为觉得他是90后创业的代表。当时共享单车正在发展最快速的时候。” 但关琇当时也隐隐感觉,“这家在资本助推下发展如此快的公司,背后也藏有隐患。”  

影片宗旨要回归到人本身并不容易,创业者总会有所保留。

关琇感叹说,“创业者也许是最不好拍摄的一波人。他们不代表个人,身后还站着一家公司,一个品牌,动辄过亿计的资产。”

他们只有在拍摄安传东时没有遇到障碍。“他公司只有三个人,他是**的老板,没有秘书。他本人直接跟我们导演组对接,最后他的故事就拍的很充分。”关琇说。

猎豹创始人傅盛是影片中为数不多已经“上岸”的创业者,但他始终保持着不安。在影片中他说,“你对这个时代适应得越好,就有可能是下一个时代**的失败者。”

傅盛认为,创业者是一个人在黑暗中跑步。碰巧傅盛有每天跑步的习惯,拍摄期间,有一次是在美国,他按照习惯在雨夜外出跑步。当摄像团队希望跟拍时,他又推拖说身体不适,要回酒店休息。事后,傅盛也对关琇表达出遗憾,“真希望当时要是拍到那个画面,多么贴切。”

关琇提到,傅盛在电影上映后一直没有踏进电影院观看,“他心里好像也有怀疑。”

关琇没有想到,在发布会上总是滔滔不绝的老罗,其实在生活中恐惧镜头,“一见到镜头就会格外紧张,这对他来说是一种生理反应。”以至于到最后拍摄罗永浩时,摄影师需要在屋外操控。采访罗永浩时,则需要在黑暗的小屋里进行,把所有的机器都用布蒙上。

据说老罗每天都住在办公室里,而他的办公室一片混乱,别人几乎插不进脚。关琇的团队当时想拍摄老罗工作的状态,却被一再拒绝。

有这样一个细节:傅盛和张颖某次通过电话沟通市场应对策略,并帮助猎豹成功度过二级市场的股价危机。当时《燃点》已经进入拍摄期,关绣团队却完全不知道两位拍摄对象有过沟通。

戴威在《燃点》

2018年10月份,戴威一个人来到细蓝线公司看《燃点》的成片。放到ofo的镜头——2017年的初夏,ofo高管团队在青海环湖骑行;一群年轻人,穿着色彩鲜艳的户外服,骑着小黄车挥洒汗水。等片子放完,窗帘拉开,光透进来,听到戴威很感慨,“啊,我们团队再也不会回到那个时候,再也不会”,他说。


时代变了

2007年,最早聚焦中国创业热潮的真人秀节目《赢在中国》播出,关琇是总导演。那时,创业是一座独木桥,走过去就众星捧月的“伟大事业”。

“**季海选时有3000多个创业者,每个人眼里都透着渴望,那股劲头令人动容。最后很多人从里面走出来,有了自己的事业。” 关琇回忆。

导演关琇

《燃点》在2017年初启动,互联网创业领域三个最热门的赛道是共享单车、网络直播和内容创业。电影拍摄团队分别找到了ofo戴威、陌陌唐岩、Papi酱、马薇薇等人,而当《燃点》上映时,这些风口已经成为过去时。虽然,这个过程中一些创业者已经成功上岸,但更多人在风口过去后寂寂无声。

车和家创始人兼CEO李想看完《燃点》后,回忆起1998年自己**次创业,“那时候根本没有什么竞争对手。再怎么失败,都没有那么多竞争对手。”李想认为,2019年开始,创业者将面临一场战争,要么成、要么死,没有太多试来试去的机会。这比20年前残酷太多。

《燃点》上映时,移动互联网进入下半场,寒冬凛冽,投资人狠踩刹车。

“创业只是一个中性词”,这是目前很多人的共识。“创业者也是一个职业,跟其他任何一个职业一样,只不过因为拿着或多或少的融资,身上的担子更重了。”一位连续创业者对全天候科技说。

这位创业者在安传东身上找到了自己的影子——迫切希望在创业中受益,结果却适得其反。“创业本身并不高尚。对我而言,创业是在金钱和价值的驱动下,是很爽的事情,但付出那么多的最终受益者终究还是自己,为了实现财务自由,完成社会阶层的升级。”

随着创业黄金时代的终结,更多人对创业开始回归理性。

“现在,我们不能再鼓吹创业文化,职场人士也更应该去思考如何像创业家一样思考,一样做项目,一样充满热爱,让自己成为公司里的创业者和行业专家。而不是天天想着一夜暴富和投机取巧。”一位投资人提到,要把创业当做一种心态和思维方式。

伙伴

寫下您的評論吧