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忘初心见行动,乡村振兴为己任

2018-11-21
188


行动 新闻  | 通讯员 徐佳敏

“我们现在姚家源老家的环境真是好,这是大城市无法比拟的,我很喜欢回来过周末,有时候还带朋友来玩!”在杭州经商工作的邱先生,每周都要回到老家马金姚家源村过周末。在开化,提起马金姚家源村,当地人都知道那里有古风犹存的民居,那里有环境优美的公园,是个周末度假的好去处。

姚家源是一个有800多年历史的古村落,是在马金镇集镇所在地。然而在几年前,这里还是名不经传。村里这几年的变化还得从村党支部书记姚文军说起。

抓好党建 先锋引领

姚文军书记刚上任时,面临着诸多矛盾,自然村与自然村之间,老班子与新班子之间,干部与群众之间,都存在矛盾。村无经济收入,还欠村民100多万元土地征用费和工程款。

姚文军感觉沉甸甸的重担压在他的肩上,他默默在心里立志要打造一个同频共振的战斗团队,一起闯关过卡建设家园。工作上,他言行一致,以身作则,通过自己的言行带动身边的党员干部。做通村道路时,他岳母家的围墙刚好在路口,他放弃自家利益,不顾家人的反对,带头就将其拆了。村委姚增锋看到姚书记将岳母的围墙拆了,二话没说,就将自已在路口的猪栏拆了。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,一次,两次……一次次的工作渐渐将村里党员干部的心聚在了一起。

为了让村两委同心同向,姚文军针对村党员意识淡薄、先锋作用弱化、号召力不强的实际,大抓党员作风建设。给全村党员订了家规,组织党员开展义务劳动。经常性召开民主生活会,使党员摆正位置,重树形象。推行党员划片包干制,将村民划成片,由党员对片区的亲情关怀、矛盾调解、垃圾分类等一包到底,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。老党员宏辉看到村里党员们的变化,激动地说:“作为姚家源村的党员,我自豪,我骄傲!”

姚文军最常挂在嘴边的话就是“我们是村民选出来办实事的村官,不是排资论辈的官老爷!”。他说,村与村之间不能搞帮派,人与人之间不能事事计较,要搞好村级建设,要大家心在一起,必须是每个人都要一起发力!

治水造景 焕新村貌

心在一起了,剩下的就是如何劲往一块儿使,加油好好干了。姚家源村前有一个天然的“游泳池”,只是杂草丛生、垃圾遍地。姚文军借助开展“五水共治”,带领村民对河道垃圾进行了清理,投资数百万元疏浚河道,对河床进行了平整,对防洪堤进行了加固,铺设游步道,种植景观树,建造游客接待中心,增设水上自行车、皮划艇等娱乐设施。通过半年时间打造出了一个能散步、可游泳的“亲水平台”,彻底将改变原来的脏乱差,造就了“河在绿中,房在园中,人在景中,村在画中”的姚家源。无论本地村民还是外地游客,来到这里都可以在清澈的河水里自由嬉戏、尽情玩耍。2014年7月,省委书记夏宝龙来视察都说“下次有机会我还要来。看到这么清澈的水,我都想下去游泳了。”

一手造美景,一手抓整治,两手都要过硬。2016年借助“大干三个月,环境大提升”活动的契机,姚文军带领村民拆除影响村容村貌农户340余户,整改农户170余户,完成赤膊墙整治3400余平方米,完成外立面改造2600余平方米,切实做好“三改一拆”,做到应拆尽拆,应改尽改。完成江滨路内侧公园美丽庭院、防洪堤护栏水管网、东门停车场、沁心公园、荷花文化广场等建设。做到边拆边改,拆改结合,在拆中提升。以攻城拔寨的气势,抓铁有痕的决心,风捲残云的风格,打好“五四三”组合拳。

同时,姚家源村为改善环境做好垃圾分类,创办了马金镇的**家垃圾超市。现如今,大家都会拿着从田间、地头、村道捡来的烟蒂、烟盒、塑料瓶、塑料袋去兑换日用品。一点一滴,日积月累,村容村貌在悄然发生着变化,姚家源更美了。

迎风前行 振兴乡村

村容“变美”只是姚文军治村这局棋的开局,他的重点是如何将村容“变现”,让村民富裕起来。他开始打造农家乐综合体一一聆泉苑,创办农家乐7家,设置床位100余张,带动村民学习经营农家乐,让大家都能享受“环境红利”。

2015年6月,一场特大的洪水,拔起了河边刚种植的绿化大苗。姚文军带领党员干部、村民代表、村腰鼓队成员全员义务劳动,短短一月的时间,姚家源乡村休闲游精品景点的各要素已基本恢复。2015年7月,时任省长李强来村视察,充分肯定地说:“你们在短短的几年时间里,能做的么好真不容易。”

机遇与挑战并存。只有勇者,才能迎接挑战,抓住机遇,抢得先机,这是姚文军的心得体会。只要想做事,真做事,不怕事,凡事做一样,像一样,就一定能成事。

姚文军先后荣获衛州市优秀党务工作者、开化县创优争先优秀党员、开化县十佳勤政带头人、开化县人民代表履职先进带头人、最美开化人等荣誉。

传承文化,沁润人心

在改中添美,同时,他十分注重村庄文化建设,把村里的“老传统”都保留传承下来。

扛灯是姚家源传统一大特色文化活动,始于唐代,盛于宋元。扛灯以每户村民家的板凳为抬脚,板凳上点缀“狮、象、鹿”形象的小花灯,寓意“福禄寿喜、吉祥如意”,队伍前后配上腰鼓队,在夜晚穿行在于古老的青石巷陌,犹如游动的火龙,蜿蜒前行。为传承传统文化,村里每年都会组织扛灯活动,姚文军说通过扛灯这种民俗活动,让村民都参与进来,最重要的是大家的心都要在一起。

他还带领村民修缮了“继善堂”、“敦睦堂”、“屏翠堂”、“环玉堂”;创建了村文化礼堂,设置了江滨路文化长廊,成立了腰鼓队、舞龙队,每年村里都要举办“扛灯”活动和农民春晚。

今日的姚家源,可以用今非昔比来形容,姚文军为姚家源赋予了新的内容,文化礼堂、办事服务大厅、村里还成立了全县首个村级慈善工作站、女子腰鼓队等等,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,引导村民树立诚信、责任、仁爱、奉献的价值观,营造良好的村风民风。

组团联村 服务为民

在丰厚传统文化的浸润之下,姚家源村的村民在农闲之余喜欢练习书法、绘画,为进一步提高村民们的绘画水平,姚文军联系上级部门,请“高手”通过组团联村来村里给村民们指导。就这样,县文联、泰隆银行等单位组团进驻姚家源村,成立了泰隆银行党小组活动室,以此为基础建立了姚家源农民画实践基地。

通过县文联书画专家定期驻村上课指导,如今村民学习书法和绘画的热情高涨,技艺提升很快,这里将是农民画家摇篮。

为了更好地传承扛灯是省非物质文化遗产,扛灯传承人姚有根也找到姚文军,主动问组团联村能不能为传承和提升姚家源扛灯的技艺出点力。这倒是问到了姚文军的心里了,村里留守的年轻人本就不多,时下愿意学习这项技艺的人越来越少,杠灯这项传统技艺的确面临着诸多挑战。姚文军立马将情况向上级汇报,县文旅委非遗中心立马组建组团联村服务团队下村指导,帮助姚有根一起将扛灯表演技艺进行优化创新,使这项传统文化技艺更容易被年轻一代学习传承。

在姚家源村,通过组团服务推进基层治理的案例还有不少。组团联村服务,帮助姚文军把村务一件件地实实在在解决掉,让姚家源村实现了“借智、借力、借才”获得更长足的发展,乡村振兴添加了新动力。

现在的姚家源是一个班子团结、干群同心、邻里和睦、村庄整洁、村民欢乐的村庄。很多村民每天晚饭后,都要围绕村庄散步健身,现在看到村庄日新月异的变化,村民们都感叹:“生活在姚家源真幸福。”


Написать комментари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