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0万芯片人才缺口,中国大学能“量产”吗

2018-04-24
189217

来源:三條互联网/高校/BAT

原标题:40万芯片人才缺口,中国大学能“量产”吗

文丨熊志

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李浥东最近有些忧虑,他看到在对中兴事件与国家芯片的讨论中,关注技术差距的多,关注人才问题的少。在他看来,高校的芯片产业人才储备堪忧。几乎所有人都在做计算机应用的东西,而不是基础的东西。根据2017年5月发布的《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(2016-2017)》,中国芯片人才缺口高达40万。

围绕芯片人才差距的主题,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也提到,“头重脚轻”的大学教育,偏向教学生怎么用计算机,而不是教学生怎么造计算机。与此同时,试错成本、原创发明难度更高的芯片领域,论文难发,然而对计算机人才的考核,恰恰以发表论文为主要评价标准,加上芯片研发专业人薪资水平,远不及BAT等热门的互联网行业,导致人才出现巨大缺口。

从供需的角度看,芯片专业人才的紧缺度,理论上会很快传递到大学,影响大学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战略,进而填补缺口。不过在全球分工体系下,对企业而言,进口芯片,远远比自主研发更立竿见影,至少不用考虑科研的长周期和转化风险。在资本和人才高速流动的市场经济下,资源要素总会流向洼地,所以芯片领域的40万人才缺口,其实是个“伪缺口”。

至于李国杰提到芯片领域论文难发,的确是棘手难题,不过它更多是高校的通病。以论文数量为导向定学术水平,被诟病已久,在扭曲的评价机制之下,受困扰的不只是芯片行业。

高校的科研人才,不愿坐冷板凳,而是热衷于与市场紧密贴合的专业领域,其实是再正常不过的选择。造原子弹的不如卖茶叶蛋的,科学家收入和地位不如所谓“戏子”,和工程师们投向BAT等高薪互联网公司的怀抱一样,未必有多么不堪。在中兴事件中,很多人谈到国家战略,认为应该以举国之力发展芯片技术,拒绝受制于人。民族道义的层面,这话听起来很有感召力,但诸如外卖共享单车这些影响衣食住行的科技应用,何尝不也是一种“基础设施”?

通过引进国外成熟的技术和商业模式,中国少走了不少弯路,典型的就是上个世纪末兴起的互联网创业浪潮。谷歌移植到国内,有了百度;ebay移植到国内,就有了淘宝。在快速本土化的同时,中国用短短几十年,走过了发达国家百年的科技创新史,导致国内企业在发展模式上更倾向于短平快的投资战略,更青睐于快速产出的计算机应用,比如各类时兴的互联网程序或平台,而非芯片这种需要高投入、高积累的计算机设计和制造领域。

在谈论中国芯片迷思时,这是有必要厘清的前提。它意味着哪怕上升到国家战略,芯片研发也未必能够突破中国发展阶段和市场环境的限制——全球化的市场经济年代,企业永远只会选择资本变现最快、最有利的竞争模式。

市场是就业的指挥棒,这决定了40万的人才缺口,未必能够通过高校量产出来。2011年教育部下发《关于做好201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通知》,将就业率与专业命运挂钩,一度引发大学功利化的批评。如果将芯片人才纳入重点培养的教育战略,看上去是反其道而行之,有利于培养冷门、偏门人才,实际上却是强化了行政化的局面。高校不以就业为导向,大学缺少自主权,此时横插一杠,量产芯片人才,未必是学科建设的应有局面。

芯片研发在高校遇冷局面倒是提了个醒。专业设置功利化,追求短平快的科研项目,唯论文数量论,重理论轻实验的学术氛围,都是值得商榷的议题。要掌握自主创新的能力,有持续的原创科技输出,良性的人才培育机制必不可少。在这个意义上,李浥东、李国杰开出的药方未必可行,但其正确的问题意识,却指出了真正的短板所在


Scrivi il tuo commento